考前“心”导航,妙招“7”助力——考前情绪管理锦囊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0日 来源: 政教处

考前“心”导航,妙招“7”助力

——考前情绪管理锦囊

临近考试,考前压力和焦虑感在所难免,我们可以用7个技巧来进行自我调适:

1、保持自信

不论你平时的成绩如何,千万别忘了备考的这几天都带着信心起床。需要提醒的是,自信心一定要建立在对自己水平客观的估计上,建立在适当的期望值上。自我贬低,只能导致信心不足;考试成绩期望值过高,只会诱发和强化考试恐惧和焦虑。另外,考试前夕,不要过多自责自己的不足,要多看、多想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

2、转移情绪

情绪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迎考复习和考试中,要尝试调整自己的情绪。情绪若焦虑、紧张,可以听听轻音乐;或进行放松训练;或进行深呼吸;或与同学朋友聊天;或做点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3、自我质辩

自我质辩是心态自我调整的良方之一。如果你为考试过度担忧,不妨尝试如下自我质辩:自问:这种担心必要吗?自答:只要认真做好考前准备,正常发挥,这次考试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为这无端的担心而苦恼。又问:这种担心有利吗?自答:有百害无一利,它会占用我过多的认知资源,降低复习效率。再问:我该怎么办呢?自答:关注当下,复习错题本,查缺补漏,扎扎实实地做好考前准备。自我质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心中的担忧。

4、积极暗示

     积极暗示可以强化自信心。考生在考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暗示,如我一定能考出水平这道题我难做,别人也不一定会做等。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恢复自信,克服怯懦,把自己的心态、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5、正常作息

考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养精蓄锐去迎接考试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考试前夕复习过于疲劳,精神势必会萎靡不振,从而导致复习效率下降而畏惧考试。为此要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定出复习计划,尤其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同时也应该加强营养,多吃些蛋白质食品以及蔬菜和水果,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应付考试而逐渐缓解考试焦虑情绪。

6、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在考试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好考试时间,按题目的先后顺序做,先易后难。另外草稿纸尽量保持整洁,以便检查时思路更清晰。按照平时的答题习惯与速度进行时间分配,从而在考试中增加掌控感,有更多的注意资源应对答题,增加正确率。

7、保持平常心

无论最终考试结果如何,都应保持一颗平常心,我们可以把考试当做一次学业进步的契机,若没有得到理想的分数,尽快查缺补漏,利用即将到来的假期进行巩固。同时用多种方式去排解不良情绪,学着承受失败带来的压力,这也是我们人生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同学们,现在的每一份努力都在为你的前行积累欣喜,希望你们拼搏的汗水能点亮整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