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双减”背景下精准教学与高效备课的要求,10月,我校初中地理教研组率先试用“希沃AI备课助手”。两周内,备课团队围绕《中国的气温》《地球的公转》《复杂多样的气候》等课题试用希沃AI备课,先后输出4份完整教学设计与配套课件,并进行讨论和分析,集中分享“AI+人工”打磨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与改进建议。
一、AI带来的惊喜
1.框架“秒”生成,效率翻倍。
输入课题《地球公转》后,AI仅用30秒便生成一份含6大环节、18个子活动的完整教学流程,“目标—重难点—活动—评价”链条清晰,为后续深度教研赢得大量时间。

2.情境素材一键到位。
自动匹配的“哥白尼对话”“四季景观图包”及“乒乓球+圆盘”模拟实验,有效破解了公转知识抽象、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痛点。
二、待解的痛点
1.地图规范性不足。
上传原有《气温分布》课件再生成后发现,等温线色标、图例与国家基础测绘标准存在偏差,需逐幅人工校准。
2.教材版本匹配度低。
目前AI默认库以人教版、晋教版为主,我校使用的沪教·中图版案例稀缺,部分知识点顺序、表述与学情不符,仍需二次开发。
3.“技术过载”风险。
动态公转动画虽炫丽,但学生反映“画面太快,我顾着看忘了记”。老师们达成共识:再精美的特效也要服从“目标—思维—留白”的教学节奏。

三、教研组的共识与建议
“人机三段式”备课流程:AI初稿→同伴互审→个性定稿,把机械重复交给机器,把创造与情感留给教师;建立“校本资源审核表”,从地图合规、数据出处、文字表述、难度梯度四维进行二次把关,确保科学性与适切性;向希沃官方反馈“沪教·中图版”需求,争取秋季学期上线对应标签。
下一步,地理组将依托工作室,开展“AI融合教学”系列实践。初中地理组将继续以开放的心态、审慎的目光,走出一条兼具“科技感”与“地理味”的备课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