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中旬,晋元附校在明翔校区分别开展2025年普陀区课题申报撰写的小学专场(数学、英语)指导会。此次会议邀请了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专家陈进、数学教研员胡平、英语教研员吴成芳。会议由科研室主任虞凌洁主持,小学数学及小学英语教研组成员参与。
数学专场会上,胡平老师针对数学教师申报课题的热门方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举例与指导。她详细阐述了双新背景下的课题切入点,如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教材内容整合的研究思路、差异化教学的实践方法、项目化及跨学科设计的关键要点、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教学评一致的高质量作业设计等内容。胡老师的讲解精准到位,帮助教师迅速洞悉研究热点,拓宽研究视野,为教师们在课题选题阶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陈进老师聚焦课题申请的形式规范展开深入剖析。她着重强调,课题题目应清晰明了,核心概念突出且唯一,这有助于使课题研究方向更为精准明确。随即对课题申请报告的撰写提出明确要求,从研究背景的深度挖掘、核心概念的精准界定、文献综述的全面梳理,到研究目标与内容的合理设定、研究方法与过程的科学规划,再到预期成果的合理展望,陈老师皆以细致入微的讲解,为与会教师们点亮了课题申报之路上的明灯,使大家对课题报告的撰写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英语专场会上,吴成芳老师就主题为“小学英语课题研究选题视角”与各位老师交流。首先在理论热点方面就核心素养维度、课程六要素维度,新课标中的课程实施建议进行阐述。随后在实践需求方面就绘本融合、合作学习、AI辅助教学、戏剧教学、命题研究等方面找到创新点,也可以在教学反思时,从反思中发掘选题,对教学中或者是磨课中的某个点进行分析,从而完成课题的申报。与会教师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收获满满。
陈进老师还列举了当前教师在课题申报与研究过程中容易陷入的误区。如教师在缺乏前期研究基础与初步实践的情况下仓促申报课题;研究层面局限于英语学科本身,忽略了教学实践的研究;撰写申报材料时行文缺乏专业性等。针对这些问题,陈老师一一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规避方法与应对策略,让教师们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能够少走弯路,提高课题申报与研究的成功率。
在互动环节时,小学数学董彬老师就如何围绕提升学生计算能力设立课题。陈进老师与胡平老师分别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知识,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与精准实用的建议。而小学英语王莉婷老师就“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和问题链设计与实施”向专家请教。陈老师提出核心概念要分清主次,可紧扣问题链设计要素深入研究。而吴老师则建议结合新课标中的学科育人要求开展深层次的研究活动。两位提问教师均表示受益匪浅,对后续的课题研究工作充满信心。
此次专家指导活动,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教师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学校教师将积极投身课题研究,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期待在未来的教育科研之路上,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教育智慧之花。
文:金奕斌、陈洁(小)
图:倪莉莎、汤良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