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师科研素养,助力课题研究精准发力,2025年2月18日下午,普陀区教育学院专家陈进老师应邀到校,与课题申报老师展开“一对一”深度对话,通过靶向指导为课题研究把脉开方。活动由科研室主任虞凌洁主持。
在指导王莉婷老师的课题《学科育人视域下,小学英语语篇问题链设计与实践》时,专家陈进充分肯定了她的科研态度和课题选题,并建议将课题内容修改得更具普遍性和适用于多个学科,以提高其广泛应用的可能性。同时,她强调了研究目标应与研究课题的关键词紧密对应。在研究目标中,需详细阐述对问题链设计的理解、小学英语语篇的定义、问题链设计的教学方法、结构和形成过程。研究方法的设计需要做出相应的修改,以更突出课题的研究性与实践性,确保课题顺利推进。
吕梦远老师申报的个人课题《小学数学生活化理念下,低年级“家庭数学角”建设的探索》,陈老师肯定了“家庭数学角”的选题非常新颖和有趣,能抓人眼球且有实际的意义,具备研究的价值。针对教师对于研究目标的疑惑也给出了条理清晰的梳理和指导。研究内容则应与研究目的相对应,并进行逐一细化,添加“家庭数学角”中的人员安排,以便根据不同家庭的人员安排给出有针对性的使用提醒,确保这个空间被有效地利用起来。
董彬老师申报的成果推广应用课题《基于学科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建模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陈老师首先优化了课题名称,然后细心地与其一起梳理了与本课题的结构,接着给出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在课题研究内容方面要具体到本身内部建模,必须强调推广方的研究价值,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补充和思考,且要指出推广方和应用方研究的两者间的差异性。陈老师的专业指导明确了成推课题研究推广及应用的方向,使之细化且饱满。
在对应佳萍老师的《基于生活情境教学的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路径研究》课题指导中,专家指出:研究方向贴合语文教学实际,具重要意义。后续应精准界定“生活情境教学”概念,细化其在写作各环节应用方式。要针对研究某一学段学生特点与写作基础,据此设计分层教学策略。同时,多渠道收集生活情境素材,构建素材库。
在指导李璐璐老师的课题《小学低年级科学智趣化教学策略研究》时,专家陈进对选题方向予以了充分认可。她着重指出,研究目标务必与课题核心紧密关联。要清晰阐明对低年级科学智趣化教学的理解,界定诸如“智趣化”“教学策略”等关键概念。需详细阐述智趣化教学策略。在研究预期成果方面,要明确可呈现的形式,如研究报告、教学案例集等。
在对肖璟璐老师的课题《小幼衔接视域下第一学段劳动课程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实践研究》进行指导时,专家陈进老师指出,当前一年级劳动课程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陈老师建议将“教学方法与策略”调整为“设计与实施”,使研究更具系统性和操作性。
郭嘉琳老师的个人课题《小学三年级语文思辨性表达的学习支架开发与应用研究》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认为其研究框架清晰、论证扎实,具备较高的实践价值与创新性。陈老师建议郭老师将研究升级为区级规划课题申报,进一步聚焦核心问题、完善研究路径,力争形成更具示范性的科研成果。
研途有光,步履铿锵。本次指导活动既是一次课题申报的精准赋能,更是一场教育科研的理念革新。教师们纷纷表示,专家的点拨如拨云见日,既廓清了研究迷雾,又拓宽了实践路径。
文:郭嘉琳
图:虞凌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