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智能反馈益优成长——青教课题研究活动系列(三)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7日 来源: 科研室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已临近学期末,我校科研活动依旧如火如荼地开展着。2021年12月,晋元附校及西校科研室举行的《基于智能反馈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学习能力评价研究》的课题活动也迎来了本月的两次活动。专家朱雯莅临指导,真金路的课题组青年成员全体参与学习。

2021年12月14日周四上午,我们观摩了蒋晟老师执教的化学课《溶液的酸碱性》。蒋老师从生活中的常见溶液入手,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激发九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落实了通过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的教学目标。蒋晟老师将微课,希沃,按点设计等多种媒体技术引进课堂,实现了多元素相融合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教学预设目标。本节课由按点设计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起到了“导学导实验”的作用,微课和希沃的辅助,关注了不同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后,各位青年教师成员积极参与了线上和线下的评课活动。专家朱雯老师首先对蒋晟老师的教学过程做出了肯定,蒋老师的教学目标定位明确,按点的运用始终贯穿化学实验过程,按点的设计也具有多元性,针对学生特点,设计了简答题,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能力。

 

彭晓妍:蒋老师将平板合理运用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比如将实验结果拍照上传,播放微视频,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也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更清晰直观的发现结果并总结规律,具有创新性,同时也环环相扣。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呆板受教的状况,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书本的距离,学生带着渴求知识的状态自主学习。

 

12月21日周二上午第二节课,专家朱雯莅临真金路校区,进行一对一的论文指导。朱雯老师针对青年学员教师的论文,从论点的确立,课例的选择,数据的筛选等多方面逐一进行“一问一答式”指导,引导青年学员们对自己的论文有深刻的认识,青年学员教师们受益匪浅。

 

蒋晟老师:奶奶针对我论文的语言,结构,格式,三方面给予我指导,尤其对于语言的精炼和格式的修改这两方面详细进行讲解,使我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如此,对于教学设计的设计问题奶奶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

 

李肖霞老师:朱奶奶从问题的提出、实践的过程、论点的确立等方面进行指导,在一问一答之间帮助我搭建出论文的框架,论文撰写的逻辑线,让我更加明确如何修改论文。

2021学年第一学期,即将过去,但是我校的科研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希望青年学员教师们能够有所提高,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