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语文课堂中的素养培育与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8日 来源: 教务处

2025年3月6日,晋元集团校开展教研活动,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周吉老师、万里城实验学校刘佳盈老师分别展示《木兰诗》《小石潭记》教学课,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与交流。

首先,周老师带学生回顾《木兰诗》,分析木兰形象,明确“叙写‘我心中的花木兰’”的任务,通过对比诗歌、译文、散文,让学生掌握改写方法。在“梳理思路,改写诗歌”环节,周老师以“征战沙场”为例,引导学生梳理提纲。同学们小组合作,从确定内容、丰富表达、深化形象等方面构思,想象木兰征战环境和人物特点,完成表格。接着,小组把诗歌改写成100字左右散文小片段,展现木兰坚强英勇。最后,学生自评互评,从内容、结构、语言等维度打分交流,思考改进之处。这次活动通过新颖的改写形式,提升了学生创作能力,让他们体会到木兰的家国情怀,是一次成功的文学教学探索。

课堂初始,刘老师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觅潭·梳理游踪路线”环节,引导学生圈画游踪词语、绘制路线图。“赏潭·品味石潭之景”部分,通过系列问题,让学生分析细节、体会作者心情变化,感受潭水清澈、鱼儿灵动,探究景物描写背后复杂情感。“悟潭·透视作者心境”环节,刘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背景资料,分析作者情感由乐转忧的深层原因,学生们经讨论明晰了柳宗元被贬后的痛苦心境。课程结尾,刘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借景抒情意图,布置作业巩固所学。这堂课教学设计精巧,文本剖析深入,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引领其走进柳宗元的精神世界,是一堂兼具知识性与人文性的优质语文课。

2025年3月20日下午,“关注学习经历,提升语文素养——语言实践任务设计与实施”市级教研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举行。此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主办,松江区、金山区教育学院承办,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众多教研员和教师参与。我校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们也共聚学习,展开探讨。

活动中,上海市三新学校施媛媛执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引导学生设问、梳理论证、明确逻辑谬误,归纳驳论阅读策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周荣带来《抓住特征,依序而作——事物说明文写作指导课》,带领学生回顾框架、修改记录、安排语序、拟定提纲和评价量表 。

金山区教研员沈军英作《童真岁月——预备年级自组单元教学设计》报告,分享自组单元经验。松江区教研员张俊作《语言实践任务设计与实施》报告,阐述任务价值、设计思路及实施要点。

松江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陈赣肯定两节课,强调语文教学要以“文化自信”为内核。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曹刚点评,指出语言实践任务设计与实施要坚持素养导向等,设计上厘清知识差异,实施中关注自主探究、强化指导、更新技术,让学习经历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