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倒计时!这份“心理调适指南” 助你元气满满迎新程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8日 来源: 教务处

当蝉鸣渐弱,秋风送来第一缕凉意,开学的号角已悄然吹响。面对即将重启的校园生活,你是否既期待又忐忑?别担心!这份“开学能量补给包”已为你备好,从情绪管理到生活调整,从学习准备到家长助攻,手把手教你轻松切换“开学模式”!

一、告别假期,拥抱变化——情绪调节有妙招

1.接纳情绪,为心灵松绑: “舍不得假期”、“有点紧张”甚至“不太想去”都是正常的感受。无需刻意压抑,勇敢承认它,给自己一个适应新节奏的心理空间。允许自己慢慢来,允许自己有适应的过程。

2.告别仪式感,开启新期待:同学们可以与家人一起为暑假画个句号,如整理假期照片、分享难忘趣事、写几句假期小结等。同时,聊聊新学期可能遇到的趣事(新老师、新知识、新活动),进行积极期待,点燃对校园生活的向往。

3.“安全岛”练习,缓解焦虑:当紧张感袭来,可以做“安全岛”放松练习:闭上眼睛,想象一个让自己感到绝对安全和舒适的地方(如海滩或自己的房间),感受那里的色彩、声音、气味和触感,将注意力集中于此,让身心平静下来。

4.提前联络,预热友情:主动与同学、好朋友联系,聊聊假期见闻,分享开学心情,提前预热温暖的同伴支持网络。

二、调整节奏,蓄满能量——生活规律巧复位

1.作息调整,饮食规律:提前1周开始逐步调整作息时间,避免开学前夜“急刹车”,确保充足睡眠。规律一日三餐,减少零食和含糖饮料,增加优质蛋白和蔬果摄入,为大脑高效运转提供动力。

2.动静结合,习惯养成:合理安排每日时间,逐步增加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如阅读、练字),同时保留适度运动和娱乐时间,避免因“急剧转变”引发身体抗拒。

三、温故知新,轻装上阵——学习准备不慌张

1.整理回顾,建立信心:整理书包,回顾上学期笔记、作业及核心知识点。这种“熟悉感”能提升自我掌控感,并有效降低面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

2.设定目标,小步前进:设定几个“具体、可达、积极”的新学期小目标(如“每天整理错题”、“交一个新朋友”)。小目标的达成感是持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3.备齐用品,营造氛围:准备新学期的学习用品,整理书桌,创造一个整洁、安静、专属的学习空间。这种物理环境的准备也是心理上的“启动键”。

四、陪伴支持,为爱赋能——家长用心巧守护

1.情绪稳定,做好容器:家长的情绪状态是孩子的晴雨表,保持自身的平和、乐观与信心,家长的稳定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来源。

2.多用倾听,少用说教:多听孩子说,少评判、不指责。用“听起来你有点担心…”、“你希望怎么做呢?”这样的开放式问题引导孩子表达。

3.聚焦过程,看见成长:减少“收心”、“抓紧”等施压词汇,多关注孩子为适应所做的点滴努力(如早睡了10分钟、主动整理了书包),及时给予具体肯定。

4.积极沟通,善用资源:主动与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家校合作。若观察到孩子出现持续两周以上显著的情绪低落、强烈抗拒上学、睡眠食欲严重紊乱等情况,及时与学校心理老师联系或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亲爱的同学们,每一次启程,都是成长的邀请函。那些跃动的不安与期待,正是你生命之树努力伸展根系的证明,愿你感受成长的喜悦,绽放独特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