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校级小课题交流研讨——四校区心理老师备课组会议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6日 来源: 教务处

10.10日,心理备课组四位心理老师,就校级小课题展开了交流与总结。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每一个学生在人生中可能都会面临较多的逆境,如遇父母离异、亲人病故、家长责骂、学校处分、考试成绩差、学习压力大以及身体创伤等紧张性事件时,都可能出现紧张状态,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与不良行为,例如,愤怒、憎恨、忧愁、悲伤、恐惧、焦虑、痛苦等。这些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会使人失去心理平衡,或造成生理机能的失调。例如,在狂怒或恐惧等强烈的激情状态下,会使人出现意识范围狭窄、判断力减弱,失去理智与自制力,甚至引起正常行为的瓦解。突然而强烈的紧张情绪的冲击,甚至会使人精神错乱、行为失常。尤其是今年疫情背景下,上半年学生基本都处于居家隔离状态,各方面的因素都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不良情绪与不良行为。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身体仍处于快速发育中,认知发展也尚不成熟,有时对待生活中的逆境会采取极端方法,给自己的身心都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因此,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提高心理抗逆能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平衡心理状态,是学生不良行为预防中很重要的内容。

所以,在学校教育中通过什么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使他们能够以更适合自己的正性方式更对待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事件、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学校和教师关注的问题。

此次校级小课题旨在在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韧性现状,并通过普适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形成心理韧性培养系列课例,同时针对有确实需要的小学生,采取综合干预的方式,对其进行学生团体辅导。通过教学实践,包括《基本还原法》、《走下情绪的电梯》、《快乐大磨盘》、《乐观有妙招》、《希望的主题曲》、《管好你的愤怒怪》、《幸福账本》、《情绪万花筒》、《情绪的潘多拉》、《我的友谊之花》、《让友谊住我家》、《宽以待人》等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活动,同学们在这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有所感悟与收获,彼此学习,彼此支持,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困难情境,并用不同的方式调节自己。因此,该系列课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心理韧性,同时促使小学生思维多元化,从更多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当下的处境,从而提高自己的抗逆力。